灶台作为厨房用火的核心区域,是火灾隐患的 “重灾区”。油锅骤燃、燃气泄漏、电气短路等意外,都可能在瞬间引发火情。而灶台灭火设备作为应对这类危机的专属利器,能在火势萌芽阶段快速介入,有效控制火情扩散,为厨房安全提供关键保障。
这是家庭和小型餐饮场所的常用设备,分为干粉型和水基型两种。干粉型灭火器通过喷射干粉覆盖火焰,隔绝氧气灭火,适用于油锅、燃气等初期火灾,价格低廉且操作简单。水基型灭火器则通过水雾冷却火焰并形成水膜隔绝空气,灭火后残留物少,对厨房设备损伤小,更适合注重清洁的家庭厨房。
这类设备体积小巧,可放置在灶台旁的壁挂架或抽屉里,取用方便,能在火情初期为使用者争取宝贵的灭火时间。
商业厨房(如酒店后厨、大型餐厅)更需要灶台自动灭火装置的守护。该装置通常安装在灶台上方的排烟罩内,与燃气管道、电源系统联动。当装置的传感器探测到灶台区域温度异常升高或出现明火时,会在 1-3 秒内自动启动:先切断燃气供应和灶台电源,阻止火势因持续能源供给而扩大;随后通过专用喷头向起火点喷射灭火药剂(如湿化学药剂),快速扑灭明火并冷却周边环境,防止复燃。
对于多眼灶台或连体灶台,自动灭火装置可实现分区保护,某一灶台起火时仅启动对应区域的灭火组件,不影响其他灶台的正常使用。
灭火毯是应对灶台小火情的 “应急神器”,由耐高温的玻璃纤维制成。当油锅起火时,迅速展开灭火毯覆盖在锅上,能在几秒内隔绝空气,使火焰窒息熄灭,尤其适合家庭厨房中不熟悉灭火器操作的人群使用。使用后只需简单清理,不会对锅具造成损坏。
灭火球则是一种新型灶台灭火设备,可悬挂或放置在灶台附近。当周围温度达到燃点(约 170℃)时,灭火球会自动爆破,释放干粉或灭火气体覆盖火焰,扑灭初期火灾。其无需人工操作的特点,适合无人值守时段的灶台防护,如夜间关闭后的餐厅后厨。
家庭厨房空间有限,火灾规模通常较小,配备 1-2 具手提式灭火器和 1 条灭火毯即可满足基本需求。小型餐馆、小吃摊等场所,可在手提式灭火器的基础上,增加 1-2 个灭火球作为补充防护。
大型商业厨房需优先安装灶台自动灭火装置,并搭配适量的手提式灭火器。若厨房内有油炸锅、扒炉等高温设备,还需选择能应对高温油脂火灾的专用灭火设备。
选购时需明确设备的灭火类型,针对灶台常见的油脂火灾,应选择标注 “适用于 F 类火灾” 的设备,如湿化学药剂灭火器、灶台自动灭火装置等。对于可能涉及电气火灾的灶台(如电陶炉、电磁炉),需选择不导电的灭火设备,避免灭火过程中引发触电事故。
同时,要查看设备的安全认证,如是否通过国家 3C 认证,确保产品质量达标,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爆炸、泄漏等安全隐患。
家庭用户应选择操作简单的灶台灭火设备,如按压式灭火器、即开即用的灭火毯,避免因操作复杂而延误灭火时机。商业厨房的自动灭火装置需具备清晰的手动启动按钮,确保在自动系统故障时,工作人员能快速手动触发灭火程序。
手提式灭火器:每月检查压力值是否在正常范围(指针处于绿色区域),若压力不足需及时充装;每年检查药剂有效期,干粉药剂有效期通常为 5 年,水基型药剂为 3 年,过期需更换。
自动灭火装置:每周检查装置的电源连接、传感器清洁度,确保无油污覆盖影响灵敏度;每季度由专业人员测试装置的联动功能,检查灭火药剂储量和管路密封性;每年更换老化的密封件和软管。
灭火毯与灭火球:每月查看灭火毯是否有破损、受潮情况,若有需及时更换;灭火球需检查外壳是否完好,避免碰撞、挤压导致提前爆破。
使用手提式灭火器扑救灶台火灾时,需站在火源上风向,拔掉保险销,将喷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,不可直接喷射油锅液面,防止油液飞溅扩大火势。使用灭火毯时,需先展开毯子,双手握住毯子边缘,从侧面快速覆盖在起火的锅具上,覆盖后保持 1-2 分钟再掀开,确保火焰完全熄灭。
对于自动灭火装置,厨房工作人员需熟悉其手动启动方法和报警信号,当装置发出警报时,应立即疏散人员并配合灭火,灭火完成后需由专业人员复位装置并补充药剂。
灶台灭火设备是厨房安全的第一道防线,选择合适的设备并掌握正确的使用与维护方法,能在关键时刻将火灾危害降到最低。无论是家庭烹饪还是商业运营,都应重视灶台灭火设备的配置,让每一次烹饪都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。
PREV: 如何选择和安装厨房自动灭火装置?
<NEXT: 灶台灭火系统:构建灶台安全的系统化防护体系
>